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视频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肉制品、豆制品、谷物坚果、油炸果品、中西式糕点等粗脂肪含量的测定,不适用于乳品及乳制品。
第一法 索氏抽提法
2 原理
试样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称为粗脂肪。因为除脂肪外,还含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抽提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3 试剂
3.1 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3.2 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盐酸(1+1)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氢氧化钠溶液(240g/L)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0℃±5℃干燥备用。
4 仪器
索氏提取器。
5 分析步骤
5.1 试样处理
5.1.1 固体样品:谷物或干燥制品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肉用绞肉机绞两次;一般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后,称取2.00g~5.00g(可取测定水分后的试样),必要时拌以海砂,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5.1.2 液体或半固体试样:称取5.00g~10.00g,置于蒸发皿中,加入约20g海砂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在100℃±5℃干燥,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蒸发皿及附有样品的玻棒,均用沾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并将棉花放入滤纸筒内。
5.2 抽提
将滤纸筒放入脂肪抽提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量的接收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无水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三分之二处,于水浴上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回流提取(6次/h~8次/h),一般抽取6h~12h。
5.3 称量
取下接收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受瓶内乙醚剩1mL~2mL时在水浴上蒸干,再于100℃±5℃干燥2h,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量。
6 结果计算

式中:
X——样品中粗脂肪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m1——接收瓶和粗脂肪的质量,单位为克(g);
m0——接收瓶质量,单位为克(g);
m2——试样的质量(如是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则按测定水分前的质量计),单位为克(g)。
7 精密度
在重复行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数平均值的10%。
第二法 酸水解法
8 原理
试样经酸水解后用乙醚提取,除去溶剂即得总脂肪含量。酸水解法测得的为有利及结合脂肪总量。
9 试剂
9.1 盐酸。
9.2 乙醇(95%)。
6.3 乙醚。
6.4 石油醚(30℃~60℃沸程)。
10 仪器
100mL具塞刻度量筒。
11 操作方法
11.1 样品处理
11.1.1 固体样品:称取约2.00g按5.1.1制备的试样置于50mL大试管内,加8mL水,混匀后再加10mL盐酸。
11.1.2 液体试样:称取10.00g,置于50mL大试管内,加10mL盐酸。
11.2 将试管放入70℃~80℃水浴中,每隔5min~10min以玻璃棒搅拌一次,至样品消化完全为止,约40min~50min。
11.3 取出试管,加入10mL乙醇,混合。冷却后将混合物移于100mL具塞量筒中,以25mL乙醚分次洗试管,一并倒入量筒中。待乙醚全部倒入量筒后,加塞振摇1min,小心开塞,放出气体,再塞好,静置12min,小心开塞,并用石油醚-乙醚等量混合液冲洗塞及筒口附着的脂肪。静置10min~20min,待上部液体清晰,吸出上清液于已恒量的锥形瓶内,再加5mL乙醚于具塞量筒内,振摇,静置后,仍将上层乙醚吸出,放入原锥形瓶内。将锥形瓶置水浴上蒸干,置100℃±5℃烘箱中干燥2h,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量。
12 计算
同第6章。
13 精密度
同第7章。